18628324559

龙8long8,一次成功的情感传播实践人民日报客户端这组阅兵海报刷屏的真正“硬核

  公共中的“情感”表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表达的重要现象[1],因此,主流媒体往往倾向于以“情感”为突破口,融合多种报道形式,采取情感传播模式在多元传播主体共存的场中“重夺麦克风”。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活动报道,是主流媒体今年比拼的主战场。人民日报客户端紧扣重要节点重大事件,在洞察受众情感需求的基础上,提前策划安排,整合报社内外资源,推出了《这9句话,刷屏了!》《今天的中国,就是那年你心中的模样》等一系列具有情感传播力的海报产品,在社交媒体形成刷屏之势。本文以这组阅兵海报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国庆阅兵场景下,人民日报客户端为何重视海报的运用,海报缘何能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并探讨海报在新媒体时代的演变趋势等。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围绕这一主题,各家央媒的新媒体“产品”大战自年初就拉开了,10月1日举办的庆祝大会,特别是阅兵活动,更是将这场竞争推向。对于国庆报道的重头戏,人民日报客户端高度重视、提前谋划,但是在筹备报道阶段,通过梳理相关报道资源,我们发现很难充分准备好第一手的视频、图片和文字等报道资料,而按照庆典活动相关安排,其他新闻单位在视频直播、图文报道方面一直拥有较强的传统优势并在今年得到加强。与此对应,他们旗下的新媒体部门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共享资源,而且可以在阅兵当天第一时间实现集中报道。

  在没有首发优势的形势下,人民日报新媒体如何突围?我们在准备短视频、H5等产品的同时,把海报产品作为此次阅兵报道的重中之重,在第二落点和情感传播上进行“突击”。

  “海报”隶属视觉设计范畴,之于媒体并非新鲜事物。有研究表明,“海报”一词起源于清末时期,外来的人们将货物从海外运输到我国的沿海港口,为了尽快推销货物,在码头街道张贴的公告,久而久之被当地居民称之为海报。海报的英文Post,意为竖在公共场合的木柱,也可意为展现在公共场合的公告,与中文译名“招贴”“海报”有大致相近的含义。[2]传统媒体时代,海报设计就常常出现在报纸版面上,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兴起,让海报设计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静态海报到动态海报的演进,比如可以进行实时发布等。

  在过去的报道中,人民日报新媒体对海报的运用有过不少成功的范例。比如2016年7月,面对所谓的“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结果,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布的海报“中国,一点也不能少”引起网友强烈反响,该条微博转发超过300万次,阅读2.6亿次,创下当时微博平台的最高纪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说明,在拼抢重大主题新闻时,准确及时运用海报产品,同样可以收到“爆款”的效果。

  此次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全国人民必然无比振奋,有可以预判的泪点和情绪爆发点。人民日报客户端视觉团队前期收集可以参考的优秀海报产品,经过多次头脑风暴,将总体思路确定为历史对比+展现新颜两条主线。历史对比需要提前准备开国大典时的历史老照片,同时动员摄影记者阅兵当日拍摄类似角度的照片,我们与东方IC龙8long8、视觉中国等专业图片公司进行资源整合与合作,做好照片准备。在展现新颜这条线上,我们动员报社所有参加阅兵报道的摄影记者,组建微信群实时传输,从机制上保障抢占阅兵报道的第二落点。

  复盘本轮人民日报新媒体海报制作过程,可以发现,我们推出的海报产品,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时政海报,一类是创意海报(如表1所示)。

  《号外!70年后再出发》《这9句话,刷屏了》等属于时政海报的典型代表。《人民日报号外!》在所有阅兵海报中发布时间最早,沿用了过去的动图海报形式,画面展现习总乘阅兵车驶出城楼的瞬间,文案是一段报道阅兵开始的简讯,时效性强。《这9句话,刷屏了》取自总在国庆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海报元素由三部分组成:总照片、龙8网页版登录官网国旗以及总的一句话。这组时政海报在没有推送的情况下,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阅读量突破了500万次,在人民日报微博转发超过3万,点赞超过8万。《号外!70年后再出发》发布时间是10月1日晚上9点多,照片选取总侧身视角,总向城楼下群众挥手的定格画面,文案则配上了短短7个字:70年后再出发,简洁有力,点燃了广大受众接续奋斗的情绪点和兴奋点。

  《今天的中国,就是那年你心中的模样》《70年,一个字》等是我们精心策划准备的一组创意海报。《今天的中国,就是那年你心中的模样》着重于历史的对比,一边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一边是2019年10月1日的国庆阅兵;一边是黑白照片,画质模糊,一边是彩色绚丽,高清大图。这组海报没有配文字,因为照片本身的故事性就足够了。《70年,一个字》运用了中国字的笔画构成,通过简单的旋转龙8long8,完成了故事的建构和叙述,即人民创造了历史,而且将继续创造。而《帅》《炫》这组手机壁纸,则是对阅兵画面的一次归纳、提炼和升华。手机壁纸尺寸,一张图+两个字或一个字,图文融合、互相呈现、时尚写意,这种设计风格是人民日报新媒体的首次尝试,视觉冲击力极强,产品元素设计精到,不少受众将其收藏应用。

  从形式的维度分析,我们推出的阅兵海报产品,又可分为静态海报和动态海报两类。静态海报是图片和文字的叠加,而动态海报要求截取最打动人心的瞬间画面。《人民日报号外!》就是一张动态海报,报样提前设计,预留好动图位置,一旦截取到实时画面,就可以动手制作。目前看,这种动态海报形式已经被各大央媒广泛使用。

  一张张看似简单的阅兵海报,何以能出新出彩、打动人心?这与人民日报客户端坚持情感传播、注重产品的“情感含量”分不开。

  有学者研究发现,“混合情感传播模式”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移动化、社交化、视觉化平台上内容生产的主导传播模式。他们认为,主流媒体普遍的内容生产模式,将是在坚持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以情感模式为内核,整合运用信息模式、政论模式、故事模式。[3]此次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系列阅兵海报产品,从图片、视频画面的截取,到配图文案的制作,再到标题的确定,可以说是一次全过程的情感传播实践。

  有研究者提出,每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情感带有个人的结构特征,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每个人的情感总是基于自己过去的历史,是一种“库存性情感”;其二,每个人的情感总是源于个人所处的当下环境,是一种“场域性情感”。[4]其中场域性情感往往是借助一定的情景表达在这种情景下的情感,人物在不同的情境下会生成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场域下也会生成不一样的情感。[5]在国庆阅兵这个场景中,广大网友的情感极易受到主流媒体的影响。因此,人民日报客户端从标题制作开始,就建构起自豪、振奋、喜悦的公共情感基调。

  《这盛世,如您所愿!》借用了2015年“9·3阅兵”时传播甚广的句子,为人们建构成回忆新中国“苦难辉煌”历程、为今天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公共情感。《号外!70年后再出发》引用网友留言,建构出一种激昂、奋进的公共情感。《今天的中国,就是那年你心中的模样》运用了“今天”和“那年”的时间对比,营造出70年的穿越感,建构起感恩感谢、龙8网页版登录官网不忘初心的公共情感。不做“标题党”,但也不能否认标题对于新媒体产品的“画龙点睛”作用,为情感传播定调。

  标题建构出公共情感之后,点开的海报图片成为激发、催化公共情感的重要一环。于海报而言,图片是核心。

  此次阅兵海报产品的推出,卡的时间节点都与图片有关。时政类海报,需要等着新华社统一发布图片,再从里面精挑细选。创意类海报的图片,也是经过了多轮海选。例如对比海报《今天的中国,就是那年你心中的模样》,要求角度相对一致,场景高度相似,人物表情基本同步。为此,我们遍览新华社图片库、东方IC、视觉中国以及报社摄影记者的所有作品,才从中挑出了颇具穿越感的“神同步”图片,如阅兵方队走过的对比图片,70年前骑兵、今天战车通过长安街的对比图片等等。《帅!》这组创意海报的图片同样精准把握住了受众的情绪爆发点,高清大图在经过抠图处理后,展现出阅兵队伍帅、飒的风采,激发出标题想要建构出的公共情感。

  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阅兵海报中,海报上的文案并非必出元素。比如《今天的中国,就是那年你心中的模样》的海报上除了时间和地点的标注,没有配发什么文字。在这种情况下,海报一旦要配发文字,就需要增强“情感含量”,成为升华公共情感的助推器。

  比如单张海报《这盛世,如您所愿!》,主视觉是城楼、东风-41导弹,海报上除了“这盛世,如您所愿”这段文字外,随着海报配发的还有一段解释性文字:

  因为“这盛世,如您所愿”在2015年“9·3阅兵”时爆红过,因此在制作海报时,有必要进行再次解读,而且加上这段文字之后,表达更清晰,让广大网友在国庆阅兵这个特殊时刻,升华了爱国的公共情感。

  建构—激发—升华,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阅兵海报,经过病毒式传播,完成了与广大网友的情感沟通,在情感传播中收获了受众的“共情”。

  有研究者认为,在中国场景下,公众的“情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公共的重要构成部分。[1]那么,海报在情感“”叠加新媒体时代下,未来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从此次阅兵海报的实践出发,我们认为,海报将有以下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是即时传播。在传统媒体时代,海报的发布周期相对较长,尤其在制作阶段,就有多方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但在今天这个移动互联时代,网友对即时传播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热点稍纵即逝,海报要成为新媒体产品中的爆款,必须快速响应,即时推出,在制作时长上要以分钟作为计算单位,在海报文字上要精准卡位,第一时间与用户情感表达高度共鸣。

  二是情感化。从此次阅兵海报产品可以看出,情感含量是海报传播的重要影响因子。情感含量越高,越能调动网民的公共情感,从而形成自发的转发热潮。《炫》这组海报虽然是10月4日发布的,但传播效果依然很好,就在于海报自带情感,能直接引起网友的情感共振。

  三是短视频化。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已然成为主流媒体必争之地。在这种趋势下,海报在形式上也将短视频化。今年以来,已有个别媒体尝试使用短视频式的海报,不过,目前看还比较粗糙,只是简单做一个配有文字的固定边框,将短视频放置进去。另外,在4G时代,多张短视频海报的打开还不太流畅,清晰度有限,影响网友的阅读、观看体验,需要有网络技术升级的加持。

  有研究者认为,未来主流媒体普遍的内容生产模式,将是在坚持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以情感模式为内核。人民日报客户端在此次国庆阅兵报道中,推出的一系列阅兵海报,正是以情感模式为内核,一手抓时政海报,一手抓创意海报,注入足够的情感因子,多组海报成为爆款,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情感传播。

  我们认为,在新媒体时代,优秀的海报产品不再局限于静态形式,未来将进一步凸显即时传播、情感化、短视频化的特点,在重大主题报道、热点事件报道中大显身手。

  [1] 袁光锋.公共中的情感:一个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18(2):105-111.

  [2] 王妍晓.海报设计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新应用研究[D/OL].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5.

  [3] 张志安,彭璐.混合情感传播模式: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研究——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9(7):57-66.

  [4] 郭景萍.试析作为“主观社会现实”的情感——一种社会学的新阐释[J].社会科学研究,2017(5):95-100.

  [5] 郭瑶.《感动中国》的情感传播分析[D/OL].西安:西北大学,2017: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12-2018 龙8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37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