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特别是在制造业,几代企业家脚踏实地,夯实着国民经济的重要根基,中国也成长为制造大国。
而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江阴凭借强大的县域经济实力,在全国经济版图中标注着鲜明的定位。有“中国制造业第一县”之称的江阴市,有9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12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6家企业登榜“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以及家喻户晓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中国国家画报《人民画报》8月刊特别策划,以“江阴:制造业的坚守者”为题,从政策制定者到“海归”创业者,从上市公司负责人到炼钢炉旁的“90”后工人,大篇幅介绍江阴40年的发展之路。
江阴的制造业之路,始于改革开放之初。40年后的今天,在依照国家标准划分的工业经济的3个门类行业、41个大类行业中,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江阴企业基本均有涉足。
庞大优质的实体经济集群及优秀企业家队伍,是江阴最宝贵的财富。如今,江阴有16.5万家市场主体,其中企业有5.8万家,从事制造业的企业达到2.1万家。在全国县域经济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江阴连续15年蝉联榜首,100多家企业成为各类行业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20多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雄踞全国同行第一,长期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一位。
早在1958年,全国上下在“以钢为纲”的口号中,江阴紧随国家政策兴办了社队工业,掀起工业发展的热潮。1975年,《人民日报》发表《满腔热情地支持社队企业》的社论,当时的中国处于国家大三线建设与产业布局的调整中,社队工业也由此实现了向更宽领域拓展。社队工业的发展,为之后江阴制造业的发展积累了资本与劳动力。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政策将中国制造业带入发展黄金期,江阴的制造业也由此扬帆远航。制造绳缆的中国500强企业法尔胜泓昇集团、制造溴冷机的中国500强企业双良集团、深耕纺织业的中国500强企业阳光集团,都产生和发展于这个时期。
在社会学家费孝通1983年所著的《小城镇 再探索》中,将改革开放初期江阴所在的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描绘为“苏南模式”。这一模式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依托中心城市,乡镇政府直接领导,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苏南模式”发展中的江阴,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制造业的能力也得到了巨大锻炼。
1992年,南方谈话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企业制度得以建立与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得到发展,民营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此时的江阴市政府,着手推进企业股份制,提出资产重组、资本经营的发展思路,出台激励、扶持措施,积极推动企业上市。1997年2月,江阴市第一只股票——“兴澄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揭开了江阴规模企业竞相上市的大幕。至1999年末,江阴市拥有江苏阳光、华西村、法尔胜等8家上市企业,累计募集资金21.6亿元,形成中国资本市场上独树一帜的“江阴板块”。
近些年,金融资本大量涌入房地产、等领域,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展迎来了巨大挑战。在“脱实向虚”的经济发展现状中,江阴的支柱产业依然是制造业。数据显示,1978年,江阴市第二产业占比55% ;2017年,第二产业占比基本与40年前持平,为54.4%。
如今,江阴的制造业走进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当地企业在加快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挺进的同时,也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做强做大。
江阴双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陆洁介绍,早在2006年双良集团就提出了“转观念”的要求,“后来才明白,我们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在转型了。”如今的双良,已从单一的溴冷机制造发展成以节能环保为核心,通过系统集成、合同能源管理和服务托管的运营模式当好“管家”,并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智能应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服务,进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
近年来,江阴市努力打造了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苏省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家省级经济开发区——江苏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与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三大开放园区被认为是江阴产业强市的强势增长极。
以三大开放园区为载体,江阴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集聚培育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墨烯制备及下游应用产业四大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壮大新材料、装备制造、高档纺织和服装、船舶和海工装备四大优势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冶金、金属制品、轻工建材、电力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华西集团、海澜集团、中特集团、扬子江船业集团、新长江集团、法尔胜泓昇集团、新潮集团等企业实力强劲。
如今,江阴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完备、工业门类齐全。很多企业逐渐从产品制造商转向系统集成商、投资运营商及服务提供商,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全面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利润率、赢得新空间。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长江咽喉,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当地提供了强大物资交流与集聚的能力。江阴人“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精神,也适合于创新创业。
在江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胡光远看来,江阴的企业家不怕苦,也能吃苦;做事认真,但行事低调;敢想敢干,但为人谦虚;他们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也对制造业市场信息有着强大的敏感度。这样的品格,使得江阴制造业在市场沉浮中可以获得生存及发展。
2007年,在北美9年的陈育新回国创业。考察了多个城市后,他选择了江阴,于2009年创办了江苏普莱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那时江阴正好在做产业大转型,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大。这边政府做事有魄力、务实,承诺兑现快。”
国内第一家贻贝粘蛋白生产供货商贝瑞森生化技术有限公司,于2011年落户江阴。当年,董事长顾铭带着项目从北京南下来到江阴后,向当地政府阐述了自己的项目计划。仅仅4个小时,顾铭便决定将公司设置于此。2400平方米孵化器场地、300万元政策性风投,是顾铭的定心丸。
“在吸引与留住人才上,政府的执行力与诚信力非常关键。”江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陶正贤说,在江阴,政府重视承诺,且办事效率高,政府工作人员需要经常前往企业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并加以解决,“企业日子不好过的话,我们当然不会开心。”
实际上,从改革开放初期起,江阴市委、市政府便坚持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天候、无条件、不打折的“店小二”“急郎中”式服务。
20世纪80年代,江阴各级党委政府与企业一起跑项目、跑资金、跑资源、跑市场,使乡镇企业顽强生存下来;20世纪90年代起,江阴市委、市政府以观念的转变带动职能的转变,大力推行政企分开,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干预,同时倡导“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等发展理念,使江阴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进入21世纪,江阴市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打造出一条龙、一站式、一单制的审批服务超市。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特点,建立了市领导、相关部门与企业挂钩制度,实施分类指导,对大企业大集团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策”服务,对优势成长型企业强化要素支持、政策扶持,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简化服务流程、提升审批效能。
“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在江阴采访的路上,这句话一直在萦绕耳边。改革开放40年的风浪中,是强烈的危机意识、准确把握政策和敏锐洞察市场的能力帮助江阴企业扬帆远航。这些企业,大至中国500强的上市公司,小至数十人的初创团队,共同构成了江阴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肌体。
△双良集团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吴刚。他认为,民营企业打市场,一是要赢得客户的认可,二是要靠技术研发的突破。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今年6月,陕西麟游县的一家火电厂内,170.5米高的“钢巨人”岿然成形。这是全世界首例钢结构“烟塔合一”项目,集成了大型火电站烟囱与钢结构间接空冷塔。这座间冷钢塔既通风又排烟,不仅为火电厂节省了2000多万元投资,还能有效降低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这套环保设施的“缔造者”——双良集团位于距离陕西千里之遥的江苏省江阴市。1985年,双良集团早早打响名声,成功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溴化锂制冷机,破除跨国公司对制冷行业的垄断。在大型中央空调产业如日中天之时,双良集团转而开拓节能环保领域的新市场,近年又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系统、卖服务的战略转型。
经过30余年探索,双良集团成功开发了溴化锂吸收式中央空调系统、工业余热回收系统、空冷节水系统、冷热电联供系统等多项节能、节水、环保系统,并在国内外投入使用。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火车南站、意大利米兰里纳特国际机场,都是双良集团生产的“冷、热、电、压缩空气”四联供分布式能源中心的用武之地——通过真空换热技术,充分利用每一份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双良集团技术创新的核心支撑是由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部组成的研发体系。2015年,双良集团又设立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据研究院院长吴刚介绍,研究院是公司转型升级的推动器,主要负责减排项目、绿色环保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和人才培养,开展对外合作和战略研究。
在吴刚看来,民营企业打市场龙8long8,一是要赢得客户的认可,二是要靠技术研发的突破。“不突破就没有优势。”吴刚说,公司采取了多项激励政策推动科研创新:科研资金优先于生产流动资金;失败不追究,成功给重奖;内部科研项目招标制;奖金与成功产品销售利润挂钩。
由于江阴本地高等院校较少,企业发展需要汇聚全国人才。在双良集团,八成管理人员来自外地。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也汇聚了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吉林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科研学术机构的研究生。吴刚笑称:“我是这儿年纪最大,学历最低的。”
吴刚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力学专业。1998年,他在双良锅炉公司开启了职业生涯。自2005年始,他先后担任海水淡化、换热器等多个项目的总经理。“这些项目不一定都能成功,我们也干砸过,但公司给了试错的机会,敢于让我们尝试。”
在研究院,吴刚常常扮演“教练员”的角色。他习惯每天上班的前15分钟召集成员讨论工作——只谈问题和解决方案。吴刚也会给研究院的同事推荐各类书籍,鼓励他们分享读书心得。“我希望他们能建立完整的认知体系,成为复合型人才。”
最初加入双良集团,吴刚的想法很朴素。“就是觉得在企业里很充实,有事干、有钱赚。”回望过去20年,吴刚说,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足够的机会,都是不断汲取经验,一步步成长起来。
吴刚回忆道,公司曾为一家客户生产17台设备,恰逢新一代机组测试成功,新机组不但寿命长,还能节电40%,时任双良集团董事长(现任集团董事局主席)的缪双大决定把这批产品都“割掉”,换成新产品发给客户。公司虽然因此损失了1000多万元,但在行业内树立了口碑,随之而来是上亿元的大订单。“当时公司内部也有反对的声音,但这是一种企业家精神和长远眼光的体现——我们就是要给客户最好的。”
这家始于1982年的村镇小企业如今已跻身中国500强,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00多家是它的合作伙伴。回顾其成长轨迹,“居安思危”的理念贯穿始终。正如缪双大所说:“如果企业不坚持创新,就要被同行淘汰,被市场抛弃。所有民营企业都是骑在‘虎背’上,而不是马背上,只有奋勇向前一条路可以走。”
△普莱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育新。他说,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推动了创新药的研制。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从2008年到2018年,“海归”博士陈育新创立的普莱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普莱医药)从孵化器、加速器走到了产业园。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在江阴打了‘通关’”。
陈育新是吉林长春人,获得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后横渡太平洋,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攻读生化博士学位,毕业后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留学期间,陈育新跟随导师从事多肽药物研究,并且获得专利。他的导师罗伯特·斯坦利·霍金斯是美国多肽协会前任主席,是全球最顶尖的生物化学科学家之一。
在北美的第9年,陈育新产生了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念头。当时,他已经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多肽药物研发技术,一心想让多年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成为市场上的产品。“国内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比较严重,而多肽类药物直接破坏病原体细胞膜,不易产生耐药性,是一种抗感染的新药,恰好可以替代现有抗生素。”陈育新认为,中国医药研发人员的储备已经达到不错的水平,创业成本比美国低,于是决定回国做研发。他前后考察了多个城市,江阴市政府打动了他的心。“那时江阴正好在做产业大转型,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大。这边政府做事有魄力、务实,承诺兑现快。”
创业之初,江阴为其提供了300万元的资金支持,普莱医药最早落户在百桥国际生物科技孵化园,园区提供了几百平方米的实验室给陈育新的创业团队免费使用。
“这边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强。当时园区管理办公室在1楼,我们在11楼,他们经常过来聊天,很多事情当场就能解决。”
陈育新回忆道,“刚来的时候,江阴没有医药产业基础,我们都找不到化学药品在哪买。政府都帮你找,真心实意地帮你。”
创新药周期长、风险大。据陈育新介绍,在美国,一个品种的创新药,抛开前期基础研发不算,要拿到新药证书,从临床前动物实验到一、二、三期临床实验,一个完整周期大约需要15年,花费大约10亿美元。
2014年是他最难熬的一年。“那时候临床实验做完了,数据打包放在药监局,但新药审批仍排着长队。”公司资金紧张,急需融资,陈育新几次自掏腰包给员工发工资。在最困难的时候,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股,江苏省财政也入股,公司原有的股东也增资,靠着多方共同努力,陈育新和普莱医药渡过了难关。
目前,普莱医药最快的一个创新药品种已经走到二期临床实验,投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此外,普莱医药还有四个品种的创新药也处于研发阶段。不过,陈育新对创新药品的预期十分乐观。普莱医药还开发了20种审批周期较短的消杀类产品,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可以超过2000万元。
陈育新说,做企业后每天都在解决“麻烦”,公司发展越好,“麻烦”反而越多。“公司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销售业绩,怎么说服投资人是个问题。龙8网页版登录官网我们是小公司、新产品,消费者不熟悉,但我们也没钱打广告。销售队伍已经改革了三次。不少部门现在还缺人。”尽管如此,他对创新药的未来充满信心,并表示公司总部会一直留在江阴。
近年来,国内的医药工业正在经历大变革,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创新药的研发。普莱医药连续拿到“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去年获得了国家给予的1000万元科研资金。
陈育新说:“从国家到地方,都在支持我们。对我们从事医药工业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能够研发创新药,能够让更多的人受益。”
刘印,法尔胜泓昇集团党委,分管公司的党建、法务及人力资源的相关工作。2012年之前,他作为法尔胜泓昇集团公司律师事务部主任,参与了其在法尔胜泓昇集团19年中企业发展所需的法务工作。
见证了法尔胜集团成长历程的刘印,深知企业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企业的法治建设,能够帮助企业将发展风险降到最低。而这种良好的守法经营,还能够获得的是政府、合作伙伴及员工的信任。”在他看来,企业作为国家法治建设的一个小单元,其内部的法律意识建设、法务部门设置,对企业、对社会都是利好的方面。
1993年,法律系本科生刘印大学毕业。在当时国家出台的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政策下,东北人刘印来到了江阴。有人推荐他去江阴钢绳厂(法尔胜前身)。而拥有当时江阴最高大楼的江阴钢绳厂,也让刘印充满了向往。
1990年,江阴钢绳厂第一次实现了钢丝绳出口。之后,钢绳厂的涉外业务也逐渐增多。1991年,钢绳厂厂长周建松与比利时公司进行合资谈判时,发现对方始终有律师陪同并给予专业建议。周建松就想,自己的公司什么时候也能做到这样。
当法律系毕业生刘印踏进钢绳厂时,周建松便果断地将他留了下来。由此,刘印也正式开启了法尔胜泓昇集团的企业法律事务工作。
企业法律事务工作,面大量广。企业应收款,专利、商业秘密保护,劳动合同纠纷,合作协议纠纷等诉讼业务;企业改制、反倾销、合资谈判等非诉讼业务,都需要公司法律事务部提供材料与意见。刘印说,公司律师事务部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把控企业法律风险的部门。“比如,律师事务部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公司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等不受侵犯。又比如,公司律师事务部会经常与下属子公司对员工的劳动保护等法律事项进行沟通交流,确保企业与员工之间劳动关系的合理合法。再比如投资建厂,如果新厂与跟化学物品有关,那律师事务部会根据国家的《环保法》提醒子公司关于‘三废’的排放标准。”
如今能够生产先进光纤光缆,并为韩国仁川大桥、中国港珠澳大桥等桥梁提供大桥缆索的中国500强企业法尔胜泓昇集团,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麻绳厂。20世纪70年代,麻绳厂转型为钢绳厂,90年代实现了上市,也成为江阴市第一批上市公司之一。
刘印说,自1995年公司设立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后,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公司法律事务机构都在做着不同的重点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公司大面积建设合资企业之时,公司法律事务机构的主要业务在于参加谈判及合资法律文件的起草与把关;1999年,公司法律事务机构与公司其他部门配合,完成了法尔胜上市所需要的所有基础资料的整理与提供,上市后的法尔胜,律师事务部主要工作落在了企业合同审查上;2010年以来,随着集团业务的多样化及对外合作的深化,企业应收款清收、流程与制度改造、对外重大合作项目的合同审查成为重点。
刘印说,25年的企业法务工作让他明白,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守法经营。违法经营触碰法律底线,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也会产生巨大的违法成本。这种违法成本会让企业迅速消失,也就谈不上后续发展。
于1995年成立公司法律事务机构的法尔胜,是江阴第一个成立公司律师事务部的公司。如今,江阴已有十几家企业设置了法律事务机构。2017年,江阴市企业法治工作协会成立。
成立伊始,协会便承担了三个“一百”的任务:十年之内,帮助江阴市一百个企业建立内部法律服务机构,培养一百名高端企业管理人才,为一百家中小创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O/TC38)国际秘书处秘书长许勇(左),与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精纺分会秘书处秘书长杨海军。 摄影 陈烨/人民画报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在广场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姿感染了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在这些观众当中,江苏阳光集团的员工感到格外自豪,因为三军仪仗队的礼服和军乐团的演奏服正是由他们量身定制的。
坐落在江阴市新桥镇的阳光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毛纺生产企业和高档服装生产基地。2017年,阳光集团的销售收入达到380.8亿元,但在集团办公大楼里却有两家“不营利”的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O/TC38)国际秘书处和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精纺分会秘书处。
1998年入职的许勇是阳光集团最早参与申请承担ISO/TC38国际秘书处的员工之一,也是现任秘书长。随着国内纺织技术不断增强,中国从采纳、引用国际标准到参与修订和制定国际标准,许勇感触很深。
20世纪90年代,阳光集团已在国内市场上脱颖而出,率先从生产向科研转变,因着眼海外市场,早早开始关注纺织品的国际标准。2007年正值全球纺织加工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当时ISO/TC38国际秘书处设于英国,英国由于国内缺乏纺织行业支撑,提出停止承担国际秘书处的工作。得知此消息,阳光集团迅速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国标委)提出申请,国标委继而向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央秘书处提出申请。
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长阿兰·布莱登曾亲自来阳光集团考察,先进的毛纺技术、良好的办公条件和工作人员流利的英语令他印象深刻。许勇说:“当时恰逢ISO采用新战略,鼓励发展中国家参与,鼓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工作,也鼓励企业参与修订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全球投票的结果是,中国和日本共同负责承担ISO/TC38国际秘书处的工作。
2007年之前,中国在ISO/TC38下设的行政机构中参与度为零,但目前已有7家企事业单位承担了相关行政工作,包括设于阳光集团的国际秘书处,以及秘书处下辖的3个分技术委员会和直接领导3个工作组。2007年,全国还只有2人参与到ISO/TC38中,而目前已有40多名技术专家、工作组召集人、秘书和秘书助理等正式注册。
ISO/TC38现有29个成员国和46个观察员国。国际秘书处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管理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等行政工作以及国际标准的自修订工作。许勇和他的同事负责把工作组的新提案放到网上,供ISO/TC38的全球成员投票。提案立项后会经历5个阶段,每个阶段秘书处要组织投票,搜集、整理反馈。
杨海军在阳光集团工作了20年,对羊毛、毛球、毛纱到产品的检测十分在行。2008年,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毛精纺分会秘书处设在阳光集团,杨海军承担了秘书长的工作。他和许勇平日交流频繁。他们都认为,参与行业标准工作对中国和世界的纺织行业发展是互利的。杨海军说:“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到国际标准的变化,掌握和发展相关技术。国内有好的做法,我们也可以申请成为国际标准,与更多国家的纺织企业共享。”
据许勇介绍,2007年,中国仅有1项纺织品标准在国际标准中体现,目前已经达到28项,其中17项已经正式发布,另外11项还在自修订过程中。
阳光集团是中国第一家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的企业。许勇和同事经过多次培训,在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央秘书处的反复沟通中,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工作的经验。这项开路之举也给国内其他行业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提供了示范。这些年,他们接待过各行各业前来学习交流的企业代表。
“车间里冬天很舒服,就像北方开了暖气一样,但夏天就成了‘蒸笼’。”在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兴澄特钢)的特板事业部厚板分厂,一块块火热发亮的钢板在轧机里进出,阵阵热浪扑面袭来,魏铭超没走几步,衣服已被汗水渗湿。
27岁的魏铭超毕业于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半年后,在2010年底正式成为兴澄特钢的职工。从质检员到安全员,魏铭超一直在生产一线。现在,台账检查、现场安全检查是他的日常职责。
“安全无小事。”在炼钢厂,一旦发生设备起火等安全事故,人员受伤、工厂停产,后果将非常严重。据魏铭超介绍,兴澄特钢建立了公司、分厂、班组三个层面的安全培训,每人每月要完成72学时。对他而言,一年到头生产顺利、工人安全,会很有成就感。魏铭超说:“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乐趣和自己的价值。”
魏铭超所在的厚板分厂共有453名员工,在轰隆声不断的车间里,却很少见到工人的身影。自从厂区进行生产智能化改造后,生产设备也更加先进,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在调度室完成,工人的劳动强度明显减轻,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时刻戴着耳塞、口罩和噪声、粉尘“作战”。
棒材事业部二炼钢分厂的赵雅对此颇有感触。赵雅的母亲是退休的配电工人,曾对她说起过去生产节奏紧张时上夜班的情形。“配电间里数不清的按钮,以及各种闸,全靠人工操作,真的很累。”
赵雅今年30岁,在分厂从事人事、工会和团委的工作。赵雅日常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解决工人的诉求。大大小小的疑问和困难,工人都会联系她。
不过,赵雅更喜欢面对面交流,“这样能更好地了解一线的情况。”赵雅说,“要关心的问题有很多。员工心理状态有没有异样?回家的休息能不能保证?厂里送凉意的物资够不够?食堂的口味合不合适?比如夏天,工人流汗多,食堂的饭菜盐分就要多放一点。
组织职工活动也是赵雅的重要任务,从年头到年尾。据赵雅介绍,“员工讲堂”会请早期入职的大学生给新大学生传授经验,“彩虹课堂”会请外面学校的老师给员工讲课,分厂还会安排班组进行岗位技能比赛,以赛代训。平日里,游泳、乒乓、足球、篮球、棋牌等比赛也经常举行。
“炼钢是特殊工种,有时会有几百吨的大物件吊运,辐射、煤气造成的安全风险也会有。因此,现在确实比较难招到年轻人。”但在赵雅看来,兴澄特钢的员工福利和人才培养机制仍然很有吸引力。“除了五险一金,公司会缴纳企业年金,发放住房补贴,并给大学生提供宿舍。人才培养方面,公司采用以师带徒、轮岗实习及定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让员工全方位成长。员工也有机会参与创新攻关项目,中层领导和技术专家会直接指导。”
据兴澄特钢党委郏静洪介绍,公司早年引进的人才多,现在自己培养的人才多,主要是通过给员工提供充分的职业晋升通道,合理运用考核机制,激发员工的动力。
“我们会帮员工做3到5年的职业规划,每年都有记录。”赵雅自己也有一个记录本,上面写着每个月的计划、目标和反馈。入职8年,赵雅的工作不断增加,也自觉责任更加重大。“我从小比较开朗,喜欢跟人交流。能帮人解决困难,领导和同事认可我,其他部门的人也认可我,还是很开心的。”
在兴澄特钢滨江厂区内,“做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特钢企业”的横幅醒目地悬挂着。每年,这里会迎来80到100名大学毕业生,融入这个庞大的特种钢材生产队伍。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会凝聚在数百万吨的高档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连铸合金大圆坯、帘线钢、特厚钢板、海洋工程钢、管钢、油田用钢、风电用钢等产品,从兴澄10万吨级长江专用码头出发,运往国内各地以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西村,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从20世纪80年代起,华西村就成为富裕农村的代名词。华西村的年轻人离乡求学后几乎都会选择回村工作,更有来自的人慕名来到“天下第一村”,实现自我价值。
改革开放之初,老吴仁宝带领全村从“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走上工业反哺农业的道路,打造出一个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样本。而进入新时代,现任华西村的吴协恩,则致力于华西村的转型升级。
2003年,39岁的吴协恩从父亲吴仁宝手中接任华西村一职。当时的华西村早已在中国闻名遐迩。村集体控股的华西集团公司,下属8大公司,年销售收入达105亿元。
钢铁、纺织、冶金、化纤等产业,是当时华西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但吴协恩逐渐发现,支柱产业中的一些企业面临着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而同时,土地成本提高、环境容量不足也在影响着华西村产业的发展。
那时,钢铁、化纤等传统产业正值市场最繁荣的时期。但吴协恩还是坚定地关掉了其中的一些企业。对此并不买账的村民,用“关厂”加以调侃。实际上,老吴仁宝起初也并不赞同。对于老一辈华西人来说,传统企业凝聚了他们几十年的心血,感情太深。
对此,吴协恩十分理解,但面对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逐渐调整,华西村需要适时进行自我革新。
吴协恩说,华西村追求的并不是“百亿”“百强”,而是“百年企业”和幸福的“百年村庄”,所以改革调整,应趁早。“这是一种危机意识。我们常常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为什么守业难?如果你真是在‘守’业,那确实是难的。只有改革、创新,持续创新,才能真正守得住。”
至今,华西村已陆续关掉了10家能耗高、效率低的企业。钢铁部分去产能130万吨,相当于原有产能的三分之一;关掉两家热电厂,龙8网页版登录官网每年减少原煤消耗21万吨。
华西棉纺厂,2013年投入1亿多元引进瑞士和德国的高档纯棉精梳纱全自动生产线,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华西焊接管厂生产的高端焊管能够运用于汽车、电动车、健身器材等多个领域;华西控股的上市公司,在美国投资研发半导体激光芯片和人工智能芯片,并在江苏常州进行了落地生产……
同时,华西村在新兴产业上也有着亮眼表现。金融方面,建立财务公司、担保公司,并参股江苏银行、华泰证券等多家商业银行、券商期货公司。同时,涉足互联网娱乐、物联网应用、移动数字阅读等领域,实现传统工业,金融、旅游等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的三轮驱动式发展。
华西村一直在探索,怎样来培养新型农民,吴协恩曾在对华西村干部和年轻人讲:“光富了口袋不富脑袋,那你也还是一个土豪;只有脑袋富了,这个富才能健康富。”
7月20日晚,华西村的第十二期智慧论坛在华西干部学院举行。10位赴学习锻炼的华西干部代表,在这场论坛上讲述着这趟之行的收获。华西村之所以在设立干部培训基地,就是“让华西的干部和的干部来比一比到底谁艰苦”。除此之外,村里每年分期、分批送35岁以下的年轻人到贵州和青海的贫困地区,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人才,是华西村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华西村,年轻人能够得到前往专业院校进行培训、前往以色列学习创业、前往美国学习高科技发展与合作精神,以及去日本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等机会。
在将人才“送出去”学习的同时,华西村也在“引进来”。华西村提出“服务华西村,就是华西人”,并从2017年起进行了用人、股份、制度三大改革,外来人员实现与本村村民同工同酬,而外来高层次人才也可持有华西股份。
对于人才,吴协恩说,华西村一是保证待遇,二是创造有利于他们发展的良好大环境。给户口,给房子,给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他们的服务工作。“放手让年轻人去做,如果他们犯了错,我们应该有为他们担当的勇气,让他们不至于因此而缩手缩脚。让他们看到自己在华西村良好发展的希望,更重要的是帮助年轻人把希望变为现实。”
几年前,为调整华西村的生产结构,吴协恩将眼光放在了现代农业。考察了日本的十几个农场后,2016年,华西村选择与日本朝日农场合作,其中一项合作内容就是用5年时间培养一批职业农民。1992年出生的葛孝通就是第一批学员之一。
葛孝通是华西本村人。2016年,他刚完成在日本的管理学硕士学位攻读,得知村派留学的消息,就果断报了名。葛孝通说,虽然当时自己不懂农业,但相信现代农业会有很好的发展,同时自己也相信村里,也想承担起村里赋予他们的使命。在当时报名的100多名年轻人中,葛孝通等7人通过了层层筛选及日本老师的面试,获得了学习机会。
“现代农业首先要有现代的农业高科技人才。这些年轻人,学历层次高,观念、理念会相对开放。不懂农业没关系,可以学。只要热爱农业、喜欢农业,就可以一起把现代农业做好。”吴协恩对他们充满信心。
2016年,华西村给了7位年轻人250亩试验田,与朝日农场一般大小。七位年轻人一段时间在日本农场学习,一段时间在华西实践,边学边实践。2017年,7位年轻人将收获的稻米交由吴协恩品尝时,心里充满了压力与忐忑。这份投入成本大、期望值高的稻米,味道能达到要求吗?葛孝通说,吃完后,说了两个字——“好吃!”而这第一年种植的大米,后来竟获得江苏好大米金奖。
如今的华西都市农业高品质稻米生产基地,拥有水稻田1800亩、水产田300多亩。2017年,基地申报了江苏省级农业示范区,建成后会拥有1.5万亩的产业园,进行水稻种植、水产养殖、园林果艺、创意农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江阴探索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同样40年。这40年,一是企业家坚守实体经济主阵地,二是政府重视实体经济、创新体制机制保障关键要素供给。对于正面临爬坡过坎重任的中国制造业来说,这两大启示弥足珍贵。
专注实业的企业家精神,是江阴实体经济活力四射的重要源泉。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因素,企业家群体的实业偏好程度会对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近代民族工业和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发祥地之一,江阴孕育的企业家群体更加偏好在实体经济领域以竞争求生存、向市场要效益。改革开放初期,江阴社队企业(1984年后称为“乡镇企业”)发展中倡导的“为农业服务、为城市服务、为外贸出口服务、为人民需求服务”,本质就是围绕各类市场需求发展实体经济。专注实业的企业家群体偏好,让江阴创造了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90年代规模企业独领,到本世纪初资本市场“江阴板块”闻名全国,再到如今各类500强企业集群发展的实体经济发展奇迹。
近些年来,即使面对国际市场增速放缓、国内宏观经济持续下行、部分地区经济“脱实向虚”发展的艰难挑战,江阴企业家依然坚守“实业为本”之道,专心致志做强做精实业。
以资本市场的“江阴板块”为例,在国内A股上市的32家江阴上市公司中,除江阴银行之外,其他31家实体经济上市公司的短期投资(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5类)占企业总投资的比重,均显著低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在竞争对手投资趋向短期化、业务趋向金融化的背景下,江阴实体经济中的领军企业抱朴守拙、潜心主业,或是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或是将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实现产品升级,或是整合产业链资源、引领产业发展模式变革,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然,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应对、引领新趋势,江阴企业家群体坚守实体经济,绝不意味着罔顾大势一味困守传统制造业,而是积极拥抱实体经济发展新趋势。
在新工业方兴未艾的背景下,近些年,江阴企业家乘势而动,以制造业为核心,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为引领,率先整合全球资源,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不断推动江阴制造由大变强。
对于中国而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化转型进程中,政府的角色需要适时调整,其目的是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使关键要素供给能够得到充分保障,从而最大限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江阴精神中“人心齐”的优良品质,让江阴历届党委政府能够为保障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关键要素供给而不断改革创新。
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资本短缺。作为苏南模式主要发源地的江阴,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积极参与办企业,通过集体积累与私人积累相结合的方式,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初期普遍面临的资本短缺难题。就当时的工业发展而言,产品市场竞争并不激烈,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供应充足,但资本十分短缺。在此背景下,1983年,江阴提出了发展社队企业“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更大胆一点,工作更扎实一点”的工作要求和“扶持、规划、指导、促进”八字方针,从行政上加强管理、经济上促进联合、技术上全力支持、渠道上积极疏通,在企业内部推行“利润包干、超收分成”的经济承包责任制;1984年,江阴进一步提出,把农业联产承包的成功经验带进乡镇企业,推广“一包三改”(在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同时,改干部任免制为选聘制,改固定工制为合同工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做法。这些改革创新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本积累不足的难题,从而有力推动了社队企业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后,企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集体所有制下企业家受到了较多束缚,这成为工业发展的最大短板。1995年,江阴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因时制宜大力推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1997年,江阴制定实施《关于全面推进乡镇企业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明确了“大型企业集体控股上水平、中型企业多方参股增活力、小型企业拍卖转让搞民营”的改革思路,坚持改制形式的多样性、改制政策的统一性和改革工作的配套性,打响了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攻坚战。这些改革举措,为突破传统苏南模式下乡镇企业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的产权模糊、政企不分、经营短期化等瓶颈制约发挥了重要作用。产权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除了模糊的集体产权对企业家的束缚,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内生发展动力,为江阴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建立了激励相容的产权基础。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排头兵,江阴制造业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高层次人才等创新资源不足。为优化区域创新生态,近些年来,江阴以“专利+标准+品牌”的知识产权战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新型模式健全区域创新体系,以“政策+项目+服务”的集聚效应构筑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聚集江阴创新创业。目前,江阴拥有各类高层次人才1.26万余人,建立了各级院士工作站45个,共有近700多个创业团队在各类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特别是,江阴近年来引进7名诺贝尔奖得主,设立5个诺奖得主研究院。掌握全球领先技术的尖端人才的加入,已成功助力江阴企业切入新兴产业领域并赢得竞争先机。例如,2013年,江阴贝瑞森生化技术有限公司与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本特·塞缪森教授合作共建“本特·塞缪森生命科学中国(江阴)研究院”,通过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和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共同开展海洋蛋白质产业创新,让企业得以成功进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前沿创新领域。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国家强盛的支柱,其中制造业又是实体经济的骨架。总结长期位居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一位的江阴改革开放40年来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可以发现:激发企业家坚守实业、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改革体制机制确保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的关键要素资源供应得到充分保障,是实体经济长盛不衰的两大“法宝”。这就是江阴经验对于推动国家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