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画报出版,并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摄影和编辑人才。新中国成立之后,画报的主管部门由军队变成了各级宣传机构,并且形成了国家级和省级画报的二元的画报系统。相较于建国初期中央牵头便迅速建立的国家画报,地方画报建设的时间跨度更大,且并不存在统一的计划。国家画报着力报道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并且营造国家共同体的想象,而省级画报则承担了更丰富的宣传任务并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以《晋察冀画报》为代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进行了丰富的画报出版实践,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画报出版体系,并且积累了以为导向的画报的传播经验,这一点笔者曾有过分析。但值得注意的是,龙8网页版登录官网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不仅许多非创办的期刊停刊了,自己创办的画报也存在停刊复刊、更名、重组的过程。例如,《山东画报》1943年7月创刊,后改名为《华东画报》,1949年5月停刊。《胶东画报》于1944年6月创刊,后改名为《战士朋友》,1947年夏停刊。晋冀鲁豫《人民画报》1946年8月创刊,1948年5月停刊。1948年5月,《晋察冀画报》(1942年7月-1948年5月)和晋冀鲁豫《人民画报》合并成为《华北画报》,《华北画报》于1950年8月停刊。《中原画刊》1948年9月创刊,1949年2月停刊。《冀中画报》1947年7月创刊,1948年1月停刊。《天津画报》1949年2月创刊,5月停刊。
此外,在解放战争末期,军队还掀起过一次创办画报的,但这些画报大多寿命不长,甚至只有单期。在顾棣列举的16种解放战争末期创办的画报画刊中,大多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或者成立不久后就停刊,只有华东苏南军区创办的《战士画刊》持续时间稍久一些,但也在1950年底停刊。当时龙8long8,画报名称的变化跟部队番号的变化密切相关,画报的停刊则是在由一个地方政权走向全国政权之后,在新的历史情境下,改革媒介机构和意识形态宣传体系的过程。画报这一独特的传播媒介在建国后是如何与全国政权相适应的?新中国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画报体系是如何建立的?
中国媒体的层级体系及其与行政权力的同构模式少有研究者触及,但该问题却对了解和认识中国独特的媒介制度和媒介生态至关重要。而对央地关系的分析在中国的历史学、经济学、学和社会学中都是形成了重要且专门的研究领域,但是在媒介研究中还属于尚未被开垦的地。李彬在雄文《试谈新中国新闻业的“十大关系”》中,仿照的《论“十大关系”》讨论了新中国新闻业的十对关系,提及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但李彬在该文中的讨论只限于批驳固有的对中国媒体单一性和中央统一管制的认识,而通过重述甘惜分先生的“多声一向论”来强调地方的多元和多样,并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制度性关联。而其余的文章则多是在讨论传媒的市场化改革时涉及到对中国媒介制度中和行政权力的嵌套关系的指认,且大多仅从“一元与多元”的关系来讨论,具体分析往往是缺乏的,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仍然是非常不够的。囿于篇幅,本文只对建国初期国家和地方画报的建立及二者的关系做一尝试性的分析,且仅为初步成果。
在建国以前的画报发展历程中,画报基本上都一直归属于军队所有,绝少例外,而作为例外之一的归属于东北局宣传部所有的《东北画报》也是在《冀热辽画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后者同样是军队创办。只是在1945年《东北画报》创办后即被划归给宣传部,从而离开了部队编制。战争阶段,军队对政权的建设与保卫起到了巨大作用,而宣传与征兵的密切联系,也使得军队的宣传建设成为军队建设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也成为在战争时期宣传活动的主要方面。而在取得了国家政权之后,军队就成为了国家的一个职能机构,在国家方面的作用相比于战争年代有所下降。政权的行政规划的主要方面也从军区变成了省,军队对政权的管理效用大幅降低,而代之以行政力量。从这一点上看,画报作为一种服务于国家政权的宣传媒介,其归属机构自然要发生变化,从军队的部变成党政机关的宣传部,《东北画报》的改革也代表了归属机构改革的主要方向。
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作为部队摄影界代表的石少华、高帆和吴群联名提出“成立全国、全军统一摄影机构,创办全国全军摄影画报。”由中央宣传部决定,创办一份全国性的大型画报。1950年,“《人民画报》(全国)《解放军画报》(全军)相继开始筹建。全国性摄影机构新闻摄影局(新华社摄影部前身)也于1950年3月宣告成立。”《人民画报》作为全国性的画报正是以早已脱离军队编制而归属宣传部管辖的《东北画报》为基础建立的,归属于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领导,其发刊词由中宣部黎澍撰写,中宣部副部长、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审定。而庞大且已经发展壮大的部队画报体系则由在《华北画报》的基础上建立的《解放军画报》继承,归属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委员会总部管辖。
归属机构的变化也带来了人员组成的多样化,不同于战争阶段的“全员皆兵”,《人民画报》的成员来源在创刊时大致由三个部分组成:中央新闻摄影局、东北画报社和新闻学院学生。在1952年之后,《人民画报》的成员配备进一步丰富,不仅有各单位推荐的业务人才,各地招来的学生,还有其他画报编辑部的改组裁撤(如《华东画报》)人员。记者编辑身份的丰富性已经远远超过建国之前的单一军队编制的军队画报时期,画报成员身份由军人变成了专业的新闻和摄影人员。
跟战争年代地方画报出版山头林立,摄影队伍与军队内部的层级体系同构不同,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画报建设是以国家级画报的建设为核心的,中国的画报体系也以三大国家画报(《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的建立为最主要表现。《人民画报》于1950年7月创刊,《解放军画报》于1951年2月创刊,这两家画报是由中宣部推动成立的。而《民族画报》原先是《人民画报》的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版本,后来成为《人民画报》的副册(民族版),在1951年4月出版,后于1955年1月正式创刊,成为独立出版发行的画报,这是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推动下,向新闻总署报批,最后得以建立的。这三家国家画报的建立都是自上而下的国家行为,是新政权主动的媒体实践和意识形态体系建构。而新中国的地方画报建设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计划,其建立大多是历史遗留的惯性和自下而上的行为,各省级画报的建立时间甚至会相差数十年。
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存在很多建国前遗留的党办地方画报,这些画报中有一部分有一定规模且持续出版的没有被完全裁撤,而改组转化为省级的地方画报,移交给省级的宣传部门进行管理出版,如《东北画报》《华东画报》《江西画报》等。《东北画报》在1955年2月改名为《辽宁画报》,《华东画报》也在建国后不久改回《山东画报》的刊名。而《江西画报》在建国前是由省委文工团创建的,在1950年3月停刊,由省委宣传部重新组建《江西画报》社,在1950年底再度创刊。
建国伊始,省级画报并不多见,大多只见于在建国前已有画报传统的几个省。省级画报的大规模出现则要等到1957年之后。在“”运动的推动下,省级画报作为省内美术工作的重要产物和对群众进行宣传鼓动的重要工具纷纷成立。“至1960年省级画报就有《黑龙江画报》、《山东画报》、《陕西画报》、《青海画报》、《四川画报》、《湖北画报》、《安徽画报》、《江西画报》、《江苏画报》、《浙江画报》、《广东画报》、《贵州画报》等16家。其中,有10家是的产物。”在“”运动中,省级画报创办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作为运动成果的呈现载体,一个是动员群众继续运动的鼓动工具。
在《河北画报初创中的一点体会》一文中,时任《河北画报》编辑刘振业写道:“我们的方针任务,是面向工农,通过画报向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鼓舞群众生产建设的干劲;并推动我省群众性的美术运动,繁荣美术创作。”而在1958年的《美术》杂志上,刊登了一则“《浙江画报》在筹办中”的广告,其中提及了《浙江画报》创办原因和主要任务:“浙江省为了配合全省工农业生产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反映各个战线上的先进事迹和英雄模范人物,决定在七月份创刊‘浙江画报’(半月刊)……‘浙江画报’的内容力求紧密配合当前各项任务,对全省工农业大生产起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繁荣全省美术创作,开展群众业余美术活动的园地。”这两家画报的方针任务有极大的相似性,从这篇文章和这则广告中就可以看出,这两家画报的创办是运动的产物,而且一方面,画报可以反映运动的形势,尤其是在各省的形势,是一种成绩展现的媒介;另一方面,画报也都将对全省的群众性美术工作起到促进的效果。“河北昌黎全县12天工夫出现了65000多幅壁画,有些社的俱乐部还经常配合中心任务出洋片或画报;束鹿县有11万多农民参加美术宣传工作,画出95000多件美术作品。”在当时,农民的壁画创作成为美术运动“放卫星”的重要表现,也成为当地政府的政绩体现。而画报的创办一方面有助于开展群众性的美术工作,同时画报的创办也是美术工作“”成绩的有力证明。那么,由国家自上而下建立的国家画报和各省自发组建的省级画报是否会发生关系?当时是否存在某种画报层级体系?
新中国初建时,很多建国前遗留的没有立即裁撤的党办地方画报,如《东北画报》《华东画报》等,在建国后为国家画报的报道提供了一定的稿件支持。在《人民画报》前几期中,很多大型活动专题报道的稿源都来自多个机构,其中就包含了仍旧存在的一些地方画报。如《人民画报》的创刊号中,“解放海南岛”就来自于《前线画报》的供稿,而前文提及的“全国各地热烈庆祝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的报道就集纳了《东北画报》《华东画报》《前线画报》等多家地方画报和新闻摄影机构的供稿。地方画报对国家画报的供稿,从而形成举国一致的活动场景,可以说推进并加深了国家共同体的想象。在国家画报前几期中,这种现象大量存在。随着《人民画报》记者队伍的逐渐建立,自采稿件逐渐增多。尤其是在1958年之后,《人民画报》中已经几乎找不到标注来自地方画报的稿件,而主要倚重于自采稿件和读者供稿。这种地方画报向国家画报供稿的关系减弱了,而代之以一种新的关系。这种关系由于国家画报外宣功能的加强和省级画报对内鼓动群众功能的有效,而逐渐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内外分工的关系。
在1952年6月中宣部审定的《人民画报》的任务、内容和编辑方针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对外宣传的功能属性,而1954年6月17日,外文出版社向出版总署、中宣部请示关于《人民画报》的业务方针,提出:“《人民画报》过去是以对外宣传为主,龙8网页版登录官网今后为同时注意照顾国内读者,拟改为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并重。”23日中宣部复函:“请仍按中央过去批准的方针执行,来函所提方针问题可暂缓议。”《人民画报》的功能至此被确定为以外宣为主,而且并不用兼顾对内宣传。在1958年10月9日,《关于人民画报改出半月刊后出版发行规划的请示报告》中提到,每期《人民画报》国内外各种文字版本共发行45万多份,其中有30万份发行到国外。亦即,《人民画报》在1958年每期发行到国内的才只有15万份左右,其内宣效果似乎并不能尽如人意。而且在1965年,“还出现了因印刷能力有限的问题而减少《人民画报》对国内的发行量的情况。”
对内宣传是省级画报的创办初衷,由于其地方特性和画报质量要求的平实性,省级画报的对内宣传工作也会更加容易开展。《河北画报》平均每期印数达7000多份,而且还开辟“墙画”等栏目,“发表线条简练,主题鲜明,便于群众复制、临摹的招贴画、漫画,开展农村墙画、黑板画等宣传活动。”而且省级画报还可以和基层宣传网络联动,发挥画报多种形式的宣传效果,这正如刘振业所说:“这就更大地发挥了画报的战斗作用,同时也给了基层美术宣传工作者不少方便。”可以说,跟报纸、广播不同,国家画报和地方画报的设立并没有按照明确的层级体系来有计划地逐步推进,两者的联系也一度并不十分密切。在建国初期,国家画报和地方画报存在供稿的关系,同时这种供稿关系也营造了国家画报中具有中心化特征的国家共同体想象,而在画报的发展中,两者又逐渐形成了对外宣传和对内推进群众运动的分工差异。
新中国建立后,由地方政权走向全国政权,其性的宣传要求也发生了改变,从敌我关系的二元对立变成了政权合法性和延续合法性的持续确证,并且需要通过传播媒介在意识形态宣传领域内营造国家共同体的想象。新的画报创办要求被提出,国家级的新闻摄影管理机构成立,国家级的画报在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被建设起来。而在“”运动中,地方画报才有了建国后第一次的创办,各省级画报作为省内“”成就的展示载体和群众鼓动工具纷纷涌现,成为省内美术工作“放卫星”的视觉证明。
至此,一套不同于战争年代基本无序状态的新中国画报体系初步成型。画报离开军队编制,成为宣传机构掌管的媒介之一。国家和地方进行了丰富的画报创办实践,在国家层面形成了《人民画报》着力进行国际宣传,《民族画报》着力对民族地区宣传,《解放军画报》着力对全军进行宣传的局面,而在各省则形成了区域内部的画报传播。国家画报和地方画报没有形成明确的上下级关系,而是在不同区域内各有分工。新中国画报体系的建立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建国前的画报创办传统,也有新的历史情境下的现实考量,自上而下的国家力量和自下而上的群众力量共同参与。画报的改革和新的画报体系的建立既是政权属性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政权在意识形态宣传领域内的重要实践。
赵鹏, 1994 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博士研究生,爱丁堡大学文学语言文化学院硕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硕士、学士,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学系交换生,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京昆社名誉社长,深度参研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在《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记者》《人民论坛》《文学教育》《中国京剧》《国语日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十数篇论文,出版有专著《江楼听雨——寄溟品赏古典诗词》。
赵鹏, 1994 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博士研究生,爱丁堡大学文学语言文化学院硕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硕士、学士,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学系交换生,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京昆社名誉社长,深度参研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在《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记者》《人民论坛》《文学教育》《中国京剧》《国语日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十数篇论文,出版有专著《江楼听雨——寄溟品赏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