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国际头号玩家自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映以来,文物修复行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也常引得人们艳羡。最近,上海奉贤博物馆决定把油画修复以展陈形式搬到台前,以飨观众。
3月15日,“修复日记II-永不褪色的红”红色经典油画回顾与修复科技展在奉贤博物馆正式开幕。展厅当中,除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主题油画原作之外,还有一个巨大的玻璃房,将作为油画修复的工作室。展览期间,油画艺术家、颜料专家、油画检测专家和修复师将在其中开展油画修复工作,将修复全程实时呈现给观众。
30岁的油画修复师王勇迪曾在意大利拉奎拉美术学院修习6年,毕业回国继续从事油画修复工作。此次展览期间,他就将在这间玻璃房里开展工作,与观众见面。
等到油画检测专家完成前期技术检测之后,王勇迪大概会在4月初走进玻璃房,开始自己的工作。以往习惯了把自己锁在房里放着音乐工作的他,面对“众目睽睽之下”的工作室坦言有点“社恐”。
一幅看起来饱经风霜的油画已经在工作室内等待修复,王勇迪预计工期会在两个月左右。到时,他会进行油画的加固清洗、去除附着物、画布除霉等工作,然后针对该幅油画特定的水浸、开裂、哑光、泛白等问题一一加以修复。
王勇迪告诉记者龙8头号玩家,国内的油画修复起来比在欧洲遇到的,难度系数上了好几个台阶。这是因为中国油画起步较晚,且受到发展过程中社会生活水平的影响,绘画使用的材料往往混合、复杂、不统一。材料更具综合性,也让他的工作更具挑战性。
尽管对全新的环境有些不习惯,王勇迪还是认为这样的展览对于文物修复行业来说是好事,大家看到了,可能会对修复油画更感兴趣。
除了修复过程展示之外,本次展览还呈现了奉贤博物馆与文博领域相关科学机构在油画文物检测分析及修复领域的科研成果,介绍与红色相关的色彩学、颜料工艺历史知识以及百年来中国几代艺术家学习油画的背景、路径和观念。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贾文忠表示,油画艺术是西方舶来品,进入中国不过百来年的历史,油画修复就更晚,可能也就二十来年。过去油画更多是被当作艺术品放在美术馆,直到后来一些油画描绘的重要历史题材成为历史了,才被认为是文物,走进博物馆,保存和修复也由此提上日程。
进入展厅之中,贾文忠也感叹,这种观众可以直接看到修复师的修复过程,可以和修复师形成交流的形式是比较新颖的大胆尝试。这样油画类作品的修复主题展览,在他看来还是国内第一次。
“我们现在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展品都是好的,实际上大多以前都有毛病,都经过修复人员的手修复了。修复的这些人就是无名英雄,谁也看不见,这个展览把幕后英雄请到前台,非常难得。”贾文忠对记者说。据他估计,如今在中国专业从事油画修复的人并不多,可能也就是几十人左右。
而谈到文物的修复和保护,贾文忠表示最重要的还是“预防性保护”,如果能为文物提供恒温恒湿、防紫外线的环境,那么文物不容易坏,也就不需要进行修复。
从2024年3月15日至5月19日,奉贤博物馆特展厅将成为红色主题油画的展示厅、修复间、资料室以及教学课堂,通过观摩作业、参与讲座、对谈、科普课程等多种方式,观众将全程参与到这个不断生成、行进的“日记式”工作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