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客户端登录余秉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顾问,国际平面设计社团协会(Icograda)前,国际平面设计协会(AGI)会员。曾获德国“谷腾堡”终生成就奖和Icograda杰出成就奖。
“为表彰在书籍艺术的教学、创作和理论方面的杰出成就。”这是“谷腾堡”终身成就奖1989年写给获奖者的评语。这一年,该奖项首次颁给了一位中国人平面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余秉楠。
字体设计是一切设计的基础,尤其是平面设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赴德国留学期间,余秉楠发现字体设计十分受重视。
“日本的字体是把中国的宋版书(宋朝时期的木版书)拿去以后整理一下,就变成铅字销售给中国,中国人自己却无人去做。”余秉楠谈到,在国内印刷品的字体90%以上都是从日本进口的,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却没有自己的字体可供印刷。
刚到德国的时候,余秉楠并未想过将字体作为重点学习,而入学后老师却让他从写字练起。几个月的时间里,余秉楠从古代的罗马体到现在的字体全部写了一遍。直到有一天,东德总理格罗提渥来余秉楠所在学校视察时,余秉楠才得知,国内正在进行汉语拼音化,正急需培养能书写创作拉丁字母的设计人才。
经过两年的努力,1961年余秉楠在莱比锡创作出了国际上第一套由中国人设计完成的拉丁字母印刷体,取名为“友谊体”。这一套字体借鉴了中国书法和传统图案纹样的特点,有浓郁的中国风情,并获得了“德国当代最佳印刷字体奖”。
回国后,余秉楠在被借调至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工作期间,作为设计指导之一参与了“宋一”、“黑一”、宋二”、“黑二”四款印刷用字体的设计工作,这些字体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长期的艺术设计实践中,余秉楠十分重视表现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始终坚守着自己观念和理想,并用大量的设计作品和论著践行了自己的设计及其教育的理念。余秉楠认为,设计是创造龙8long8,而创造力正是设计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使得设计教育与不断变化的世界保持同步。
凭借在其专业领域里的杰出成就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余秉楠成为第一位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的华人会员、第一位国际平面设计社团协会(ICOGRADA)的华人。之后,余秉楠就一直在为中国的设计走向世界而尽心竭力。
余秉楠利用每一次国际交流的机会,在世界各地举办讲座并多次策划、组织专题展览,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当代平面设计。此外,他还多次组团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和青年设计师们走向世界,亲临其境地了解国际平面设计界的发展状况,影响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师。在他的努力下,2002年国际平面设计社团协会(Icograda)理事会历史上第一次在北京召开;在他10年的坚持下,2003年在AGI赫尔辛基大会上,中国最终取得了“2004年AGI北京大会”的举办权。
经过余秉楠十几年的努力和奔走,中国的平面设计已经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因此,前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主席石汉瑞(Henry Steiner)、前国际平面设计社团协会(Icograda)主席皮特罗伯特 (Peter Robert)等国际同行都盛赞余秉楠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设计的大门。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如飞速发展的计算机,让设计师们的工作更高效。“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过度依赖计算机,会让设计师丢掉最基础的手上功夫。”余秉楠谈到,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将科学与艺术进行融合,他对学生提出了综合教学方案。如在纸上进行临摹,而采用计算机进行设计。
在余秉楠的作品中,不乏科学类书籍的排版、设计。这些作品带有简洁明快的统一特色,多半采用黑白为主体色调。余秉楠向记者介绍,这是遵从排版形式服从于内容的定理。科学作品注重严谨,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设计师更要注重表现特色。
这些作品也与余秉楠自身直爽的性格不无关系。在几十年设计生涯中,也与科学工作者打过交道,这些人的严谨让余秉楠受到不小的影响。“设计师所受到的外界影响,往往会直接代入作品中表现出来。”余秉楠认为,艺术与科学一个天马行空,一个小心谨慎,二者融合,势必会成为设计行业将来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