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登录龙8登录被称为“平板印刷之父”的石版印刷术怎样诞生并传入中国?何时何地有了本土化的创新与发展 ?石印技术如何改变了人类印刷发展史?8月29日,由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东方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石印工坊挂牌仪式暨“石间印记”印刷技艺成果回顾展在上海青浦举行。
石版印刷是以石板为版材,将图文直接用脂肪性物质书写、描绘在石板之上,或通过照相、转写纸、转写墨等方法,将图文间接转印于石版之上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清光绪二年,石版印刷术传入中国。
从清末到中华时期,中国出现的大小石印书局多达百余家,以上海为中心遍布全国。石印可以印彩色制品,印出的年画、招贴画、对联等颜色鲜亮,丰满圆润,广受民众的欢迎。清光绪十年前后正是石印技术应用成熟之时,许多珍贵的古籍善本也就是在那个时期,通过石印得到复制和流传。
极具标志性的是1884年美查创办《点石斋画报》,延聘吴友如等绘画高手,捕捉社会热点,以画说新闻为卖点,一时红遍大江南北。点石斋因此而大获其利,由此带动了近代史上延续几十年的石印热。
然而石印所使用的石头很重,既不便于操作,也不便于使用机器,石版原料的来源还十分有限。20世纪30年代以后,石印的地位逐步被更为完善的铅印所取代。20世纪50年代以后不少印刷厂逐步改用经研磨砂目的锌皮版代替石版。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石印技术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门技艺几经失传。
为了使失传近半个世纪的古老印刷技艺得以还原和恢复,近年来,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翻阅大量史料,寻访曾经做过石印工人的老工匠,甚至走访了欧洲的石印工厂。在土山湾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等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许多难题如“石印机器怎么用”“特殊试剂怎么调配”等都有了答案。如今,博物馆已能用古老的石印方法印刷出精美的石版画艺术品。
定位、打墨、上墨、印刷……8月29日,在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的石印工坊,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艺术总监、石印技艺传承人顾雪根娴熟展示着石版印刷的风采。
这也是此次“石间印记”印刷技艺成果回顾展的一部分。回顾展既详尽介绍了石版印刷技术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又展示了平日难得一见的馆藏珍贵石印版画精品。市民在欣赏画作之余还可以去石印工坊探究作画的工艺过程龙8long8。
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馆长刘委认为,古老印刷术的系统性恢复对研究印刷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我们不仅想恢复石印技艺,还想恢复一种文化和情怀。我们想让看展的市民们了解清末民初风靡上海的石印技艺代表了什么,有着怎样的故事。”
在展览设计上,回顾展共分“石”“间”“印”“记”四个部分:“石”通过老照片、老机器的展示,介绍石印技艺在中国的本土化创新与发展;“间”展示了石印艺术与技艺之间的关联;“印”展示了古老印刷术是如何推动着文化传播和社会文明;“记”则讲述印刷人匠心传承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回顾展不仅展出石版印刷技术的历史与故事,还回望了上海解放70周年来印刷技艺成果龙8long8。该展也是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次献礼,旨在传承传统印刷技艺,弘扬时代工匠精神。
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陆炎说:“我们的祖先曾经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屹立在世界民族的巅峰。站在历史的肩上,我们绝不能忘记那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古老的文化技艺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今年恰逢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成立10周年。在成立之初,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仅是一家企业的陈列室,主要通过历史照片、图书和实物,展示以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为代表的上海主要出版印刷企业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概况。十年来,这间陈列室逐渐发展成为了上海中华印刷展示馆,并于2016年正式升格为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成为了市一级博物馆。
如今,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拥有3000余平方室内展馆,涵盖了印刷馆、映美术馆、活字馆、龟兹洞窟馆、石印工坊,以及3500余平方的户外活字广场,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致力成为印刷藏品收藏展示、印刷技艺收藏展示、印刷衍生品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场所。
为了让博物馆更“接地气”,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目前除了有手工印刷体验、活字拓印体验、丝网印刷体验,还推出了石板印刷体验活动。这一体验活动在2019上海书展现场亮相时受到了广大市民读者的喜爱。
“一般博物馆都是以展示为主,但我们希望能让参展者知道古人是怎么‘玩’的。当然,有人说单纯知道怎么‘玩’可能对现代人意义不大,但我们想把这个事情变得有意义。比如我们把印刷图案印到包袋上,让市民自己做勋章、笔记本、冰箱贴等。我们还可以就市民个人的印刷作品出画册、办画展,而内容可以是他们极具个性化的全家福、宠物照等等。”刘委透露,博物馆计划于明年推出更多服务,试图让博物馆也成为一个张扬个性、发挥想象、亲近艺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