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老覃写了《人民币上首位女拖拉机手原型斗胆请毛主席题字,主席说:义不容辞》一文,文中有提到,新中国出版的第一本面向世界的综合性摄影画报《人民画报》在1950年7月创刊,毛主席亲自为其题写了刊名。《人民画报》第一期封面刊登的是毛主席挥手的彩色画像;八月出刊的第二期封面则是新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和她的女助手驾驶拖拉机的彩色照片。
黄小旦出生,该给他起个名字——起啥名字呢?两口子抓耳挠腮,白发搔更短,琢磨了半天也琢磨不出一个好名字,最后想起了前几天在村头看的一场大戏,演戏的小旦挺俊俏的,得,就给儿子起名“小旦”。
黄小旦名“娘”人不“孬”,长大后,身材魁梧,两个膀子有使不尽的好力气,干庄稼活是一把好手。龙8网页版登录官网
黄小旦气冲斗牛,带领乡亲打开“义仓”,把库存的200多石粮食分得干干净净,帮助老百姓渡过了难关。
黄小旦成为了李庄游击小组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在比干岭、神头村一带割电线、砍电杆,破坏敌人的交通网。
他还自制土炮龙8long8,时不时乘着月黑风高,到日据点搞袭击,常常搞得日伪军一夕数惊,神经衰弱,严重失眠。
他在镇里转悠了好几圈,把情况摸得七七八八了,从东门出镇。走了半袋烟工夫,迎面碰上一个鬼子用刺刀威逼着一个老汉赶一辆牛车,车上装的全是砖头,估计是修据点用。
鬼子只身一人,身后离据点还有点距离,黄小旦按耐不住了,从腰间拔出枪,“啪”的一枪把这个鬼子送上了西天,捡起他的,三拐五拐,拐进了旁边的庄稼地,撒开脚丫往回跑。据点炮楼上敌人听到枪声,嗷嗷叫着,追了出来,但哪里还追得着?他们气得连连朝天放枪。黄小旦听着身后越来越远的枪声,开心地笑了。
32团看见黄小旦带回一支“三八大盖”,还把微子镇的情况摸得门清,夸赞他说:“小旦,线发,让他把枪留民兵队用。
黄小旦向两个民兵递了个眼色,三人一起堵住了门口,黄小旦拔枪,两个民兵高举手榴弹,齐声大喝:“不许动,举起手来!”
经过好多次这样的单打独斗、小规模的短兵相接,黄小旦他们民兵队有了二三十条枪,龙8网页版登录官网再加上自己研制的土炮、手榴弹,可以正儿八经地和敌人对着干了。
1941年夏,黄小旦在地里摘苞谷,民兵王虎英和李钱贵跑来向他报告,说是来了一小股敌人,估摸有四五十号人,来村子里抢东西。
黄小旦稍作掂量,觉得以民兵的实力赶走这股敌人问题不大,就让王虎英赶紧让民兵到对面庄头村对面一座叫神皇垴的土堆集合,让李钱贵组织群众向后山转移,自己先在这里打枪,吸引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