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8324559

龙8long8,柳子谷与徐悲鸿的尘封往事

  1936年1月9日,有“华北第一画报”之誉的《北洋画报》在头版封面刊登了一幅女性肖像。照片中的人物端庄秀美、风姿绰约,右侧文字介绍该照片为“名画家柳子谷夫人韦秀菁女士近影”。国画家柳子谷与韦秀菁于当年元旦在南京中央饭店刚刚举办了婚礼(1935年12月27日的南京《中央日报》有此婚礼的预告)。柳子谷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闪耀画坛,特别是1934年南京画展和1935年上海画展成功举办后,南京、上海等地的报纸媒体频繁报道柳子谷的艺术活动,各类美术刊物也时常刊发对子谷艺术进行评论的文章。但是,在柳子谷1950年迁居北方之前,与北方媒体并无过从,当年在千里之外的《北洋画报》上刊登其新婚妻子的肖像,这显然已经跳出了柳子谷经常互动的媒体社交圈,也有悖于他一贯内敛沉稳的行事作风。

  《北洋画报》创立于1926年,是时期中国北方出版时间最长、出版期数最多的综合性画报。作为当时北方新闻界的顶流刊物之一,其被业界誉为中国画报的“北方巨擘”。该报内容包括时事、社会活动、电影戏剧、风景名胜和书画艺术等,而最具代表性的是每期画报的报头之下都会刊登一幅人物肖像,囊括了当时有影响力的名媛闺秀、戏剧电影名流、学校女高才生等,如电影明星胡蝶、阮玲玉,戏剧名角孟小冬,才女林徽因,名媛赵一荻等都曾登上该画报封面。

  那么柳子谷夫人韦秀菁这张照片的登载是何缘由呢?徐悲鸿与《北洋画报》创办人冯武越的密切关系为此提供了线年留学欧洲期间便与徐悲鸿结识,并长期保持良好关系。《北洋画报》在1929年至1937年间对徐悲鸿的艺术创作进行报道的文章多达54次,可以说是徐悲鸿长期以来在北方地区重要的宣传媒介和助力。1931年5月,徐悲鸿带领中央大学艺术科毕业参观团抵达天津参观该报社,其夫人蒋碧薇的肖像同期刊登在画报封面上。柳子谷新婚妻子照片之所以刊登在《北洋画报》上,由徐悲鸿推介的可能性非常大。当年徐悲鸿参加了柳子谷和韦秀菁的结婚典礼,赠送《双骏图》一幅,画中两匹骏马昂首齐驱、跃跃前奔,并题曰“河山无限好,双骏任骋驰”。《北洋画报》的照片刊发与作品《双骏图》应该都是徐悲鸿为柳子谷新婚送上的贺礼,由此我们也可看出两位画家之间深厚的友情。

  梳理资料可知,徐悲鸿与柳子谷的交往始于1926年。据王震所著《徐悲鸿年谱长编》载:“徐悲鸿于‘1926年2月3日由新加坡抵沪。3月中旬,偕黄警顽同赴上海邑庙书画善会,参观老画家汪仲山主办的任伯年画展,会中和柳子谷等画家座谈任画艺术修养’。”之后柳子谷与徐悲鸿、张书旂等人长期寓居南京,交往频繁,直至抗战爆发后才分赴各处。寓居南京期间,柳子谷在中央党部担任闲职,组织了于右任、林森、何香凝等政党元老成立中央党部书画研究会,在机关里以埋头画画为乐。而徐悲鸿长期担任南京中大艺术科主任兼美术教授,多次邀请柳子谷为学生讲课,演示绘画技艺。尤其是柳子谷独具风格的墨竹画令包括徐悲鸿在内的众多师生非常佩服。

  柳子谷、徐悲鸿和张书旂被称为“金陵三画家”,他们对艺术审美具有共同的取向,在中国画特别是花鸟画创作上都注重“对象取神”的造型能力,推崇新颖生动、细致俊美、爽利明快、秀丽清妙的绘画风格。他们交往密切,不但在艺术上相互鼓励促进,而且彼此间还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除了共研绘画之外,在各类艺术活动尤其是作品推广上,几位画家之间也是不遗余力地互相帮衬。徐悲鸿于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多国巡回举办的中国美术展览和40年代的南洋筹赈画展,柳子谷都为其提供作品,帮助徐悲鸿推广国画艺术。1934年12月,柳子谷在南京中央饭店礼堂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徐悲鸿出席了画展前举办的预展茶话会。他向各位与会人员推荐说,“柳先生的画成功,不用我说,他的作品本身能吸引观众欣赏,事实会替他说话,这点只需大家一看会有体会”龙8long8。画展开展的第三日,徐悲鸿同蒋碧薇一起莅临画展,以“真气远出,妙造自然”评赠子谷作品,并当场订购《木兰从军》《玉泉池畔》《群鱼》等,所购的另一幅《墨竹》目前仍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而柳子谷画展中的一幅《雨竹》作品,徐悲鸿题句“画到濛濛翠欲滴,先生墨妙耐寻思”,梅兰芳一见倾心,便高价购去。

  柳子谷与徐悲鸿客寓南京期间,都处在艺术生涯的上升期,画名显著,意气风发。1936年5月初,柳子谷新婚不久,徐悲鸿便约上这对新人同游玄武湖。他们泛游湖中,高声欢唱。湖面碧波浩渺,岸边杨柳依依,远山环绕,令人陶醉。徐悲鸿拿出速写本,对湖面美景写生,顷刻间完成一幅别致可喜的横卷草图,名曰《山环湖水水环家》。嗣后柳子谷根据此草图绘成一幅横卷山水画,徐悲鸿观后爱不释手,又复题一绝“江南三月樱花香,绿水青山春意长。驾得扁舟湖上去,神仙不羡羡鸳鸯”。徐悲鸿对柳子谷这对新婚伉俪的艳羡,是因为他与蒋碧薇的感情已经出现裂痕。实际上,徐悲鸿同蒋碧薇自1934年便长年分居,最终婚姻破裂。徐悲鸿同廖静文于1946年1月14日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结婚,柳子谷夫妇此时也由湖南迁居到重庆生活,参加了老友的婚礼。

  徐悲鸿与柳子谷之间的交往还有一事值得叙述。徐悲鸿作为现代杰出的艺术家和收藏家,收藏有大量的古代书画。其中,最得其珍惜、视为“悲鸿生命”的便是《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在1937年自香港购得此画,认定其为唐代吴道子所作之稀世珍宝。后此画于1942年在昆明因战乱而遭窃,徐悲鸿心急如焚,大病一场。1944年夏,这幅古画又在成都意外出现。徐悲鸿以20万元大洋将其再次购回。虽然花去天价巨款,但是稀世之宝失而复得,亦觉物有所值。欣喜之时,徐悲鸿便在当年冬天为柳子谷写下一长文,分享了名作失而复得的喜悦,并向其详细介绍了《八十七神仙卷》的命名、画作特点以及该作同武宗元《朝元仙仗图》之比较等情况。他在文中详细写道:“大凡创作虽质朴,必具灵气,摹本则往往形存而意失。武本既名朝元仙仗,吾卷不宜同名,故其名曰八十七神仙卷。吾卷前后皆残而后段显为人割去,武卷则开卷略残。吾卷前多一头,武卷后更多一人。又武卷前之破邪力士左手执剑,在吾卷者乃右边。……子谷吾兄教正。卅三年冬悲鸿。”柳子谷笔宗宋元,早年亦精研临摹古画。基于深厚友情和对子谷艺术鉴赏能力的认同,徐悲鸿才会在《八十七神仙卷》失而复得不久之后特意著文给柳子谷,并期望柳子谷对该卷提出鉴赏意见。

  艺术家的声望地位植根于自身造诣,但也受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近代社会剧变和国家鼎革之际尤为如此。徐悲鸿和柳子谷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龙8官网手机登录入口开始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徐悲鸿在1949年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兼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而柳子谷因为曾在中央党部任职的经历,长期被视为“受控使用人员”,受到了长达30年的压制,几乎一度被美术界遗忘。1950年他辗转至大连,只能担任中学美术教师。在此期间,同朱鸣冈、罗尗子共同举办的捐助志愿军义卖画展被责令停止,所创作的《抗美援朝战争画卷》《乡村新貌》等史诗长卷也无法展出且险遭损毁。尤其令人遗憾的是,1952年病痛中的徐悲鸿得知柳子谷境遇,欲邀其前往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他以中央美院的名义两次发函至大连中学,商调柳子谷前去讲学,但都遭校方拒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单位制为特征的一元化管控年代,柳子谷被视为受控对象,他只能默默地承受体制带给他的沉重枷锁,直到他在耄耋之年才打破不公的桎梏,艺术光辉得以再度释放。

  1953年9月,徐悲鸿因病猝然离世,柳子谷获知噩耗后悲痛不已。相识20多年的挚友未来得及道别就撒手人寰,柳子谷饱含热泪写下追念文章。可是因其身份原因,稿件寄往美术刊物后便杳无音信。柳子谷擅山水、花鸟、人物、翎毛走兽等各类题材,但缘于对徐悲鸿的尊敬,他几十年来不曾画马,此刻柳子谷只能将对故友的思念寄托于笔端,摹写一幅奔马以示悼念。画中骏马扬蹄驰骋、神骏气昂,并题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为悼念悲鸿摹写其画马”,以此来对亲密挚友的离世表达深深的哀思。之后的岁月中,柳子谷又多次创作竹鹤、岁寒三友等题材作品或者撰写文章来纪念徐悲鸿。

  1986年柳子谷先生去世,其遗作展于199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徐悲鸿夫人廖静文题句“先人西去会故友,鹤竹照旧常相依”,字字深情,令人动容。徐悲鸿与柳子谷的艺术和他们之间的友情将万年长青,即使两人相聚于九泉,也仍然会挥毫泼墨、共绘丹青!

Copyright © 2012-2018 龙8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37249号